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教育院校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Wuhan University)简称“武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为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大学通识教育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法学教育创新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后历经方言学堂、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等时期,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73万平方米;设六大学部34个学院(系)及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4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7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3808人,普通本科生29504人,各类研究生27805人,另有外国留学生1830人。
目录

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

清末民国

1893年11月29日,湖广总督张之洞向清朝光绪帝上奏《设立自强学堂片》。他认为“盖闻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故取“自强”二字。这座新式高等专门学堂位于湖北武昌三佛阁大朝街口。
开办之初,设方言、算学、格致、商务四门,由此揭开了近代湖北高等教育的序幕。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
武大美景
1896年,矿务、化学学堂并入自强学堂,后者增加自然、工程教育。方言一门逐步扩大为英语、法语、德语、俄语、东文(日语)5种语言。
1902年10月,自强学堂迁往武昌东厂口,改名方言学堂。课程设有地理、历史、算术、公法、交涉等。
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方言学堂因教育经费紧张被迫暂停办学。此后湖北时局动荡,同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清朝迅速灭亡,方言学堂无法立即复校,武汉大学办学中断。
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成立后,规划在全国设立六所高等师范学校,决定以原方言学堂的校舍、图书、师资为基础,改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1922年,改四部为8系,即教育哲学系、国文系、英语系、数学系、理化系、历史社会学系、生物系、地质系。
1923年9月,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改名国立武昌师范大学。
1924年,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改名为国立武昌大学。
1926年,国立武昌大学与国立武昌商科大学、湖北省立医科大学、湖北省立法科大学、湖北省立文科大学、私立武昌中华大学等合并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又称国立第二中山大学),设有大学部和文、理、法、经、医、预6科、17个系、2个部。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以原国立武昌中山大学为基础,改建国立武汉大学,下设文、法、理、工4个学院。
1929年2月,法学家王世杰成为国立武汉大学首位正式校长。他认为国立武汉大学不能满足于拥有的4大学院,提出要把学校办成拥有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的万人大学。
武汉大学樱花
武汉大学樱花
1930年3月,国立武汉大学新校舍一期工程正式开工。
1932年3月,学校由东厂口迁入珞珈山新校舍。
1932年,由武昌东厂口迁入珞珈山新校舍。
1934年,武汉大学首开中国女大学生游泳课先河,结束了封建社会禁止女大学生游泳的历史,轰动全国。同年,武汉大学体育由于成绩显著曾受到民国教育部表扬并通令全国大专院校,授予时任体育、卫生主任为教会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体育教学方案执行人。
1935年,学校开办研究生教育。
1936年,学校成立农学院,从而发展成为有文、法、理、工、农5个学院15个系2个研究所的综合大学。
1937年,国立武汉大学与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和国立浙江大学统一进行招生考试,从而跻身“民国五大名校”。
1938年,因武汉会战爆发,国立武汉大学被迫西迁四川乐山继续办学,农学院并入中央大学。
武汉沦陷后,日军将武大校园辟为其中原司令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1日,国立武汉大学成立复校委员会。
1946年,武汉大学恢复农学院,设立医学院,并迁回武昌珞珈山,设有文、法、理、工、农、医6个学院21个系8个研究所。
1947年,学校设立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形成了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21个系8个研究所。
新中国成立之后
1949年武汉解放时,国立武汉大学被中国共产党接管并更名为武汉大学,继续办学。
1958年,毛泽东同志在武汉大学考察
1958年,毛泽东同志在武汉大学考察
1950年,湖南大学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土木系水利组合并,成立水利系;武汉大学医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成中南同济医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1952年,南昌大学、河南大学等校的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武汉大学水利系合并成水利学院;武汉大学农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与湖北农学院合并成华中农学院(今华中农业大学);哲学系并入北京大学,矿冶系调入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
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著名教育家李达为武汉大学校长。李达主持校政达13年之久,成为百年武大历史上迄今任职期最长的校长。
1953年,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系电信部分,土木系建筑设计部分并入华南工学院(今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土木系并入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今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机械系从武汉大学分出,参与组建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外文系英文组并入中山大学。
1954年,水利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成立武汉水利学院(后更名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1956年,恢复哲学系。
1958年,恢复外文系。
1960年,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66年,在鄂西北襄阳隆中建立襄阳分校。
1970年,在湖北荆州地区建立沙洋分校。
1978年,从理科中分出三个新系,即计算机科学系、空间物理学系、病毒学及分子生物学系。
武汉大学的校园建筑
武汉大学的校园建筑
1980年5月,武汉大学与法国政府代表团在武汉签署《会谈纪要》,武汉大学成为当时与法国同行合作的唯一指定院校,由此拉开了武汉大学与法国相关部门、机构和组织在各领域多方位合作交流的序幕。
1981年7月,刘道玉担任武大校长,在校内推行一系列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措施,大力开展与世界著名大学合作交流,使武大迎来了文革后的第一个快速发展期。武汉大学也是自1978年起,我国第一所实行学分制改革的高校。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3年,成立新闻系
1984年,成为中国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的院校之一;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图书情报学院。
1986年,经济与管理学院分为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并成立法学院。
1988年,成立成人教育学院、建筑学系。
1990年,成立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1992年,成立政治与行政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1993年,举行百年校庆盛典。
1994年,空间物理学系与无线电信息工程学系合并成立电子信息学学院。
1995年,武汉大学成为首批进入中国“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同年,成立新闻学院。
1996年,成立旅游学院、律师进修学院、哲学学院。
1997年,成立文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化学学院。
1998年,成立历史文化学院、留学生教育学院。
1999年,院系重组,由16个学院、3个直属系改组为9大学院,即:人文科学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大众传播与知识信息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大学与<a href=深圳市签署合作办学备忘录" style="outline: 0px; margin: 0px; padding: 0px; -webkit-font-smoothing: antialiased;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font: inherit; word-break: break-all; box-sizing: border-box; display: block; max-kd: 204px; max-height: 272px; min-kd: 96px; min-height: 96px;" id="img-4" />
武汉大学与深圳市签署合作办学备忘录
2000年8月2日,武汉大学与其周边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均为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均通过了“211工程”的评审)
2001年2月13日,正式进入中国“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 名单。12月,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2年,成为自行划定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学校。
2009年,中组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文件,确定武大等13所高校为首批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武汉大学120周年校庆标志
武汉大学120周年校庆标志
2016年9月20日,由国家保密局、湖北省国家保密局、武汉大学共同打造的国家保密学院、国家保密教育培训基地武汉基地正式落户武大。9月27日,武汉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办学备忘录,拟建立武汉大学深圳校区。10月20日,雷军向母校捐款9999.9999万元建设科技楼。
2017年1月,全球CEO母校排名,武汉大学跻身全球第七,亚洲第一。9月16日,成为首批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9月21日,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11月,学校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2018年1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0月,《2017-2018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发布,武汉大学在高校社会影响力榜单排名第五,高校新媒体影响力榜单排名第二,高校网络舆论影响力榜单排名第四。
2018年11月,武汉大学等9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联合组建了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
2019年7月,首批入选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10月,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揭牌仪式举行。11月,武汉大学楚剧传承基地入选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20年1月19日,教育部公布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名单:武汉大学等10家入选。2月,武汉大学设首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2021年2月5日,入选第二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
2021年2月26日上午,武汉大学将于今年3月设立为期两天的抗疫医护赏樱专场,仅面向抗疫医护开放,并提供精品赏樱接待服务。
2021年3月29日,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发布的《武汉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工作方案》指出,支持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到2025年,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有较大幅度的进位。
2021年6月5日,鸿蒙操作系统正式发布。武汉大学官方微信公号介绍,全国高校第一个鸿蒙移动编程技术课程,在武大开设,授课老师为武大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系讲师赵小刚。
2021年11月22日,武汉大学与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式签约,在该校设立“学子留汉”工程首个工作站。

教育教学 编辑本段

院系设置

截至2020年10月,武汉大学有珞珈山主校区、医学部校区,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校区,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4个学院(系),开设有123个本科专业。
2021年12月10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武汉大学新增备案本科专业6个。
2022年5月消息,武汉大学2022年新增6个专业,分别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智能制造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智能建造,中国共产党历史,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弘毅学堂PPE试验班)。
学部
下属院系
人文科学学部
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学院、国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艺术学院(艺术教育中心)
社会科学学部
信息管理学院(含国家保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教育学院、社会学院 
工学部
水利水电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学院、动力与机械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工业科学研究院
理学部
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高等研究院
信息科学学部
计算机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测绘学院、印刷与包装系、国家网络安全学院
医学部
基础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健康学院(对外保留“HOPE护理学院”牌子)  、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医学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研究院
跨学科类
弘毅学堂
学院/直属学系
开设专业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现代哲学、哲学、宗教学、心理学
武汉大学国学院
国学
武汉大学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翻译、西班牙语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设计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戏剧影视文学、表演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历史学、世界历史、考古学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财政学、数理经济试验班、数理金融试验班、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工程管理、物业管理
武汉大学法学院
法学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社会学、社会工作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政治学与行政学、外交学(国际事务)、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经济与社会保障)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含国家保密学院)
图书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档案学、编辑出版学、电子商务、数字出版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含金融数学方向)、统计学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物理学、材料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
化学、应用化学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土地资源管理
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能源化学工程
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建筑学、城乡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工程管理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波传播与天线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
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地球物理学、测绘工程、导航工程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国情监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
印刷工程、包装工程
武汉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口腔医学(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学、药学、护理学、全球健康、生物制药
武汉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7月,学校有专任教师3771人,其中正副教授2930余人,有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7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22人次“973项目”(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6位“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4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65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23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共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3个。
师资队伍(不完整名单)
中国科学院院士
窦贤康
卓仁禧
李德仁
邓子新
张俐娜
舒红兵
龚健雅
朱玉贤
夏军
-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仁
宁津生
刘经南
张祖勋
茆智
李建成
李晓红
-
-
-
人文社科资深教授
谭崇台
彭斐章
陶德麟
李龙
冯天瑜
刘纲纪
宗福邦
胡德坤
马费成
曾令良
国家级教学名师
石云霞
汪存信
姚端正
樊明文
郭齐勇
李征航
孟勤国
马费成
赵林
罗以澄
刘耀林
丁俊萍
何炎祥
边专
程功臻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徐超江
邓子新
龚健雅
易帆
李建成
吕应堂
赵少荣
邹恒甫
李晓红
谭铮
于刚
舒红兵
孙元章
陈化
庞代文
赵兴中
陈政
孙蒙祥
邓晓华
刘正猷
周翔
卢欣
刘梦赤
冯钰锜
周创兵
王高峰
黄双全
张绍东
赵会江
郭德银
汪国平
雷爱文
章晓联
庄林
杨楚罗
张先正
卢文波
李振
刘义
李典庆
张希承
施闯
汪的华
-
-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2人次,含连任)
周翔
吴建国
周创兵
刘奋勇
张良培
庞代文
郭德银
孙蒙祥
李建成
单杰
李德毅
龚健雅
舒红兵
陈智
李德仁
何克清
郭林
-
-
-
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李晓红
刘正猷
赵兴中
谭铮
庞代文
黄进
李建成
曾国安
周创兵
舒红兵
艾廷华
肖永平
郭林
张绍东
章晓联
朱庆
周翔
-
-
-
国家级教学团队[13个]
序号
团队名称
带头人
获批时间
1
口腔内科教学团队
樊明文
2007
2
图书情报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马费成
3
国际法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黄进
4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李德仁
2008
5
微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陈向东
6
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石云霞
7
物理基础核心理论课程教学团队
姚端正
2009
8
卫星导航定位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李征航
9
西方哲学教学团队
赵林
10
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团队
汪晖
11
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程功臻
2010
12
理信息系统专业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刘耀林
13
新闻学专业教学团队
罗以澄
-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7月,武汉大学有10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6个一级学科被认定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有4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2013年1月,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武汉大学4个一级学科排名中国第一,总数排名中国第6位;9个学科排名中国前三位、14个一级学科排名中国前五位、23个一级学科排名中国前十位。
  •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0个):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国家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生物学,水利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国家重点学科(17个,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金融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史、世界史、基础数学、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分析化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口腔基础医学、社会保障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古代文学、法语语言文学、空间物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
湖北省重点学科(36个,一级学科)
哲学
生态学
应用经济学
力学
法学
机械工程
政治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社会学
电气工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育学
建筑学
中国语言文学
土木工程
外国语言文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新闻传播学
城乡规划学
考古学
软件工程
中国史
基础医学
世界史
临床医学
数学
口腔医学
物理学
药学
化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地理学
工商管理
地球物理学
公共管理

学位点

学术学位点(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43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58个)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授权级别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博士一级
中国哲学
-
外国哲学
-
逻辑学
-
伦理学
-
美学
-
宗教学
-
科学技术哲学
-
哲学心理学
-
国学
仅授博士
理论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博士一级
经济思想史
-
经济史
-
西方经济学
-
世界经济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博士一级
区域经济学
-
财政学(含税收学)
-
金融学(含保险学)
-
产业经济学
-
国际贸易学
-
劳动经济学
-
数量经济学
-
金融工程
-
保险学
仅授博士
房地产经济学
硕士二级
法学
法学理论
博士一级
法律史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刑法学
-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
诉讼法学
-
经济法学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
知识产权法学
-
体育法学
仅授博士
政治学
政治学理论
博士一级
中外政治制度
-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中共党史
-
国际政治
-
国际关系
-
社会学
社会学
硕士一级
人类学
-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
-
社会工作
-
社会学
博士二级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博士一级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思想政治教育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
硕士一级
课程与教学论
-
高等教育学
-
心理学
基础心理学
硕士一级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
中国语言文学
文艺学
博士一级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汉语言文字学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中国古代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戏剧影视文学
仅授博士
写作学
博士二级
对外汉语教学
硕士二级
外国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
博士一级
俄语语言文学
-
法语语言文学
-
德语语言文学
-
日语语言文学
-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硕士二级
翻译学
-
新闻传播学
新闻学
博士一级
传播学
-
广告与媒介经济
仅授博士
跨文化传播学
仅授博士
数字媒介
-
广播电视艺术理论
硕士二级
考古学
考古学
博士一级
中国史
中国史
博士一级
世界史
世界史
博士一级
数学
基础数学
博士一级
计算数学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应用数学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物理学
理论物理
博士一级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
原子与分子物理
-
等离子体物理
-
凝聚态物理
-
光学
-
无线电物理
-
医学物理
-
化学
无机化学
博士一级
分析化学
-
有机化学
-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化学生物学
-
应用化学
仅授博士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博士一级
人文地理学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资源环境监测与规划
-
地球物理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
博士一级
空间物理学
-
空间探测与信息处理技术
-
生物学
植物学
博士一级
动物学
-
生理学
-
水生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神经生物学
-
遗传学
-
发育生物学
-
细胞生物学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生物物理学
-
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
硕士一级
生态学
生态学
博士一级
统计学
统计学
博士一级
力学
固体力学
博士一级
流体力学
-
工程力学
-
机械工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硕士)
博士一级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车辆工程
硕士二级
光学工程
光学工程
硕士一级
仪器科学与技术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硕士二级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博士一级
材料学
-
材料加工工程
-
纳米科学与技术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博士一级
动力机械及工程
硕士二级
流体机械及工程
-
核能发电工程
硕士二级
能源动力水质工程
仅授博士
电气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博士一级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脉冲功率与等离子技术
仅授博士
电力建设与运营
仅授博士
电子科学与技术
物理电子学
博士一级
电路与系统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
博士一级
信号与信息处理
-
控制科学与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硕士二级
系统工程
博士二级
导航、制导与控制
硕士二级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硕士二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系统结构
博士一级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信息安全
-
安防应急信息技术
-
建筑学
建筑学
博士一级
-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
硕士二级
土木工程
岩土工程
博士一级
结构工程
-
市政工程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工程管理
硕士二级
水利工程
水文学及水资源
博士一级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水工结构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
-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
测绘科学与技术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博士一级
摄影测量与遥感
-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城市空间信息工程
硕士二级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艺
硕士二级
应用化学
博士二级
轻工技术与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硕士二级
-
制浆造纸工程
硕士二级
交通运输工程
道路与铁道工程
硕士二级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
博士一级
环境工程
-
包装与环境工程
硕士二级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硕士一级
城乡规划学
城乡规划学
博士一级
风景园林学
风景园林学
博士一级
-
景观与公共艺术
硕士二级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
博士一级
图像传播工程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博士一级
免疫学
-
病原生物学
-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药物毒理学
-
临床医学
内科学
博士一级
儿科学
-
老年医学
-
神经病学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外科学
-
妇产科学
-
眼科学
-
耳鼻咽喉科学
-
肿瘤学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麻醉学
-
急诊医学
-
重症医学
-
口腔医学
口腔基础医学
-
口腔临床医学
-
牙体牙髓病学
仅授博士
口腔颌面外科学
仅授博士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硕士一级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
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
-
卫生毒理学
-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博士二级
全球健康
硕士二级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临床
硕士二级
药学
药物化学
硕士一级
药剂学
-
生药学
-
药物分析学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药理学
-
药事管理学
硕士二级
临床药学
硕士二级
中药学
中药学
硕士一级
护理学
护理学
硕士一级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博士一级
电子商务
-
服务科学
仅授博士
工商管理
会计学
博士一级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
旅游管理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市场营销管理
-
公共管理
行政管理
博士一级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社会保障
-
土地资源管理
-
公共经济管理
-
文化产业管理
-
宏观质量管理
-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图书馆学
博士一级
情报学
-
档案学
-
出版发行学
-
信息资源管理
-
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理论
硕士一级
设计学
设计艺术学
硕士二级
专业学位点
学科名称
学位授权
金融
硕士
应用统计
硕士
税务
硕士
国际商务
硕士
保险
硕士
资产评估
硕士
审计
硕士
法律
硕士
社会工作
硕士
教育三个专业领域: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英语)、教育管理
硕士
汉语国际教育
硕士
翻译
硕士
新闻与传播
硕士
出版
硕士
文物与博物馆
硕士
建筑学
学士、硕士
资源与环境、电子信息、能源动力
博士、硕士
土木水利、材料与化工、机械、生物与医药
硕士
城市规划
硕士
临床医学
博士、硕士
口腔医学
博士、硕士
公共卫生
硕士
护理
硕士
药学
硕士
中药学
硕士
工商管理(MBA/EMBA)
硕士
公共管理
硕士
会计
硕士
旅游管理
硕士
图书情报
硕士
工程管理
硕士
艺术
硕士
注:博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7个,学士专业学位类别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统计学、机械工程、城乡规划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1月,武汉大学共有国家级精品课程65门、省级精品课程95门;国家级特色专业28个、湖北省品牌专业1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7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
• 质量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28个):国际经济与贸易、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历史学、物理学、遥感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法语、法学、新闻学、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口腔医学、哲学、汉语言文学、化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图书馆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经济学、生物技术
湖北省品牌专业(14个):信息安全、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新闻学、法学、图书馆学、化学、生物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物理学、口腔医学、水利水电工程、测绘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生物学、经济管理、化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图书情报、电工电子、水利水电工程、测绘
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2个,包括9个国家级):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力学、基础医学、法学、临床技能、环境科学与工程、艺术与设计、药学、中国语言文学、遥感信息工程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电力生产过程、网络安全
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网络安全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7个):
文科:历史学、哲学
理科: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科学
教育部、财政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批准年份
1
信息化测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李建成
2007
2
国际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实验班
邹恒甫、邹薇
3
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陈伟
2008
4
生命科学与技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王建波
5
理论经济学高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验区
曾国安
6
多媒体时代记者型主持人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王瀚东
2009
国家级精品课程(65门)
序号
名称
获奖年度
负责人
1
数学物理方法
2004
姚端正
2
中国哲学史
2005
李维武
3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005
丁俊萍
4
海商法
2007
张湘兰
5
新闻采访学
2007
罗以澄
6
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
2010
吴产乐
7
行政学原理
2008
丁煌
8
西方文化概论
2008
赵林
9
宗教学概论
2008
段德智
10
信息检索
2010
黄如花
11
目录学概论
2004
彭斐章
12
国际公法
2010
余敏友
13
金融工程
2007
叶永刚
14
工程水文学
2008
宋星原
15
国际私法
2006
黄进
16
世界近代史
2010
向荣
17
物理大地测量学
2007
李建成
18
地理信息系统
2005
胡鹏
19
中国古代史
2009
杨果
20
GPS原理
2006
李征航
21
摄影测量学
2005
袁修孝
22
化学工程基础
2009
罗运柏
23
编译原理
2005
何炎祥
24
公共管理学
2008
黎民
25
水力学
2006
李大美
26
法理学
2005
汪习根
27
动物生物学
2004
黄诗笺
28
遥感原理与应用
2006
孙家抦
29
印刷概论
2008
万晓霞
30
大地测量学基础
2009
郭际明
31
物理化学
2005
汪存信
32
微生物学
2003
沈萍
33
口腔生物学
2006
边专
34
管理学
2007
谭力文
35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2008
陈国恩
36
信息服务与用户
2007
胡昌平
37
水利工程施工
2005
胡志根
38
人力资源管理
2010
李燕萍
39
测绘学概论
2007
宁津生
40
信息资源建设
2008
肖希明
41
广告经营学
2009
张金海
42
土地信息系统
2008
刘耀林
43
密码学
2009
张焕国
44
数值分析
2009
邹秀芬
45
信息管理学基础
2005
马费成
46
西方经济学
2008
马颖
47
环境化学
2009
邓南圣
48
社会保险
2005
邓大松
49
牙体牙髓病学
2003
樊明文
50
生物化学
2007
张楚富
51
精密机械设计
2010
许贤泽
52
大学化学实验
2007
席美云
53
分子生物学
2006
刘青珍
54
世界经济概论
2006
张彬
55
西方哲学史
2006
赵林
56
生命科学导论
2008
黄诗笺
57
马克思主义哲学
2007
汪信砚
58
信息计量学
2008
邱均平
59
电子文件管理
2006
刘家真
60
中国近现代史
2008
宋俭
61
分析化学
2007
张华山
62
电气工程基础
2009
刘涤尘
63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
2009
徐礼华
64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2008
邱卫宁
65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
2007
刘培德
• 教学成果
2000年至2014年,武汉大学共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1项。其中,2001年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2005年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2009年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2014年一等奖3项、二等奖。
对外交流
武大与外交流相关图片
武大与外交流相关图片
截至2015年9月,武汉大学共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多伦多大学等45个国家和地区的415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于2012年与美国杜克大学在江苏省昆山市合作创办昆山杜克大学,该校每年接待来访外宾2500人次,聘请约百名外国专家长期在校任教,每年举行国际学术会议30余场。
武汉大学与法国三十几所高校建立了学术关系,被希拉克总统称为“中法合作的典范”。武汉大学先后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等国外高校共建了四所孔子学院。
2009年4月,武汉大学建立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研究与开发基地,基地覆盖亚洲、欧洲、大洋洲、美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完成“汉语国际推广教学资源库暨汉语一二三”网站、“汉语应用文写作软件”、“汉语HSK考试学习卡”等教学产品,部分产品参加了全球孔子学院教育资源和其他展览。
2020年4月15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启动实施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北京大学支援武汉大学。

科学研究 编辑本段

科研平台

截至2015年9月,武汉大学共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0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6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5个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13个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3个):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主要协同)、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牵头)
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测绘遥感信息工程、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病毒学(联合)、杂交水稻(共建)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多媒体软件、国家卫星定位系统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湖北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武汉大气遥感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0个):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植物发育生物学、口腔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地理信息系统、人工微结构、水力机械过渡过程、生物医学分析化学、水工岩石力学、组合生物合成与新药发现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有机硅化合物及材料、建筑物检测与加固、植物生物技术与遗传资源利用、雷电防护与接地技术、时空数据智能获取技术与应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环境法研究所、国际法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信息资源研究中心、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编辑本段

2010年至2013年,武汉大学归一化影响因子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38倍,篇均被引次数达到16.8次,超过同期斯坦福大学化学领域的表现(该校化学领域影响因子达到世界平均水平2.8倍,篇均被引12.1次);自主创新方面,新增主持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3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1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1项,新增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43项。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69项,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居全国高校前三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学校连续十余次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
2020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于12月29日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卓越论文统计报告》,并且评选出“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其中,题目为Bridging the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metrics for next-generation practical batteries的论文入选2019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名录。
国家杂交水稻重点实验室成果例举
获奖项目
获奖时间
获奖等级
获奖人
水稻胚乳细胞生物反应器及其应用
2012年
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杨代常等
红莲型杂交水稻珞优8号的选育与利用
2012年
湖北高校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十大成果奖
朱英国、朱仁山
作物复杂性状遗传分析与基因/QTL定位新方法研究
2012年
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胡中立
红莲型杂交稻新组合珞优8号选育与利用
2011年
第五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
朱英国等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的发展与利用研究
2011年
大北农科技奖特等奖
何光存等
莲藕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2010年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胡中立等
莲藕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及其应用
2009年
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胡中立等
野生稻资源研究与重要基因的发掘和利用
2008年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何光存等
植物钙和钙调素调控蛋白激酶的性质和功能研究
2007年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吕应堂等
植物基因染色体定位和编程性细胞死亡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2006年
2005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受奖项目(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宋运淳等
植物性细胞、受精及胚胎发生离体操作系统的创建与实验生物学研究
2005年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杨弘远等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植物细胞在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下的损伤及其耐性机理研究
2004年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王建波等
优质高产杂交稻新品种红莲优6号选育、研究和利用
2004年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朱英国等
中国水稻农家品种马尾粘败育株发现与马协CMS(马协A)选育和利用
2003年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朱英国等
植物受精与早期胚胎发生离体操作系统的创建与实验生物学研究
2003年
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杨弘远等
中国水稻农家品种马尾粘败育株发现与马协CMS(马协A)
2002年
中国高校科技发明奖一等奖
朱英国等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实验室成果列举
获奖项目
获奖时间
获奖等级
获奖人
水利水电工程渗流多层次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2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周创兵、陈益峰
江湖冲积过程联动机理与关键调控技术
2011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义天、谈广鸣
高混凝土坝整体稳定安全控制新理论及工程应用
2010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常晓林、周伟、赖国伟
水电站过渡过程关键技术与工程实践
2008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杨建东、赖旭、程永光
复杂岩体多场广义耦合理论及工程应用
2006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周创兵、肖明、卢文波、陈益峰
巨型机组水电站建筑结构关键技术
2013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伍鹤皋
岩体爆破振动效应定量评价理论与精细化控制技术及工程应用
2010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卢文波
水沙灾害形成机理及其防治的关键技术
2010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李义天
高坝工程泄洪消能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2009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槐文信
紊流模拟技术及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2007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槐文信
海河流域农田水循环过程与农业高效用水模式
2013
大禹水利科学一等奖
杨金忠、黄介生、伍靖伟
三峡水库汛末提前蓄水水文关键技术与应用
2013
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郭生练、刘攀
高堆石坝变形宏细观机制与全过程控制及其工程应用
2013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周伟、常晓林
大尺度高精度河道水流模拟的理论与方法
2013
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槐文信、李义天、曾玉红、钱忠东
巨型水库群洪水资源调控与优化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
2013
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
刘攀、郭生练、熊立华、陈华、刘德地、梅亚东

学术资源 编辑本段

• 馆藏资源
武汉大学图书馆
武汉大学图书馆
截至2014年12月,武汉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总量达1569万余册;印刷型文献共698万册,其中图书582万册,报刊合订本94万册,声像缩微资料22万件;2014年订购各类文献数据库455个,中外文电子书刊达871万册,其中电子图书741万册,电子期刊130万册;图书馆藏有古籍20余万册,有300多种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61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 学术期刊
•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定期公开出版36种专业刊物。
序号
刊物名称
简介
创刊时间
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中国社会科学综合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的来源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会学》文摘的索引源刊物
1930年
2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
1930年
3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中国自然科学学术类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数学评论》、《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等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1930年
4
武汉大学自然科学学报(英文版)
1996年
5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选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
1957年
6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工程索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日本科技振兴机构数据库JST、英国INSPEC数据库、美国地质文献预评数据库、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收录
1957年
7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各分册、美国《化学文摘》、美国《生物学文摘》、《荷兰医学文献》收录
1958年
8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学报(英文版)
被英国《科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美国《GeoRef评论数据库》等收录
1998年
9
测绘地理信息
被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水科学与渔业文摘》、《地球天体物理文摘》、英国INSPEC数据库等收录
1976年
10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1975年
11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1993年
12
写作
1981年
13
长江学术
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2002年
14
1983年
15
中文核心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
1980年
16
经济评论
1980年
17
法学评论
1983年
18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摘录期刊,被美国《数学评论》、德国《数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
1981年
1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1988年
20
分析科学学报
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英国《分析文摘》收录期刊
1985年
21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1959年
22
节水灌溉
1976年
23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湖北省优秀期刊
1987年
24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1993年
25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库、中文科技期刊库收录
1991年
26
卒中与神经疾病
1994年
27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
1984年
28
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
1985年
29
社会保障研究
2008年
30
宏观质量研究
2013年
31
边界与海洋研究
1980年
32
1998年
33
2007年
34
1930年
35
2011年
36
2016年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文化传统 编辑本段

形象标识

校名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之前的名字是“国立武汉大学”(1928年)。旧时汉语的 书写顺序是从右向左,所以按如今的从左到右的习惯就成了“学大汉,武立国”,读来慷慨大气,意味深长,甚是巧妙。“学大汉武立国”这一绝妙的巧合是武大教授,兼副校长吴于廑于1950年首先提出的。关于“学大汉武立国”的理解一般有两种。“学大汉,武立国”即像汉朝那样以武立国,使人想到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宣言。另一种就是把“大汉武”连起来就成了“像汉武帝那样立国”,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自不必说。
校徽
现行武汉大学校徽为1993年庆祝百年校庆时设计的图案。校徽图式为圆形,上方为武汉大学英文校名,呈弧形,表达学校国际化办学理念和成为国际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与价值追求;中居学校老图书馆造形,表达学校独有地标特征和文化标志;中间下书阿拉伯数字“1893”,表明学校建校年代;下方为中文汉字毛体校名。

精神文化

校训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1993年,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校务委员会审议,武汉大学新校训定为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自尊自重,不断自力图强,奋发向上。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就事业当以此为训。该校最早前身为“自强学堂”,其名也取此意。
“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该校30年代校训“明诚弘毅”就含此一词。
用“自强”、“弘毅”,既概括了上述含义,又体现了该校的历史纵深与校风延续。
“求是”即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拓新”,意为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概言之,武汉大学校训的整体含义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刻苦学习、积极奉献的伟大志向,以坚毅刚强的品格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努力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办好社会主义的武汉大学,不断为国家作出新贡献。
校歌
现行《武汉大学校歌》为1998年所征集,陈望衡等作词,陈国权谱曲,歌词为:
东湖之滨,珞珈山上,
这是我们亲爱的学堂。
百年沧桑,弘毅自强,
根深叶茂育桃李,满园芬芳。
啊,美丽的珞珈山,多少雄鹰竞翱翔。
扬帆长江,奔向海洋,
这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德业并进,求是拓新,
大同寰宇向未来,我创辉煌。
啊,心中的珞珈山,
今朝多磨砺,明日作栋梁。

领导团队 编辑本段

历任领导
• 历任校长
校名
姓名
职务
任期
自强学堂
张之洞
创办人
1890年
蔡锡勇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总办
1893年-1897年
张斯枸
1897年冬-1899年5月
钱恂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提调
1893年-1898年9月
汪凤瀛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1898年-1899年4月
程颂万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1899年4月-1902年10月
方言学堂
程颂万
提调
1902年10月-1905年春
馨龄
监督
1905年春-1911年
曾广熔
1905年春-1911年
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
贺孝齐
校长
1913年7月-1914年11月
张渲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1914年11月-1919年9月
谈锡恩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1919年9月-1922年1月
张继煦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1922年6月-1923年8月
国立武昌师范大学
张继煦
校长
1923年9月-1924年9月
国立武昌大学
石瑛
校长
1924年12月-1925年12月
张廷
校长(代)
1926年2月-1926年5月
李汉俊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校务维持会主任
1926年5月-1926年10月
黄侃
1926年5月-1926年10月
国立武昌中山大学
徐谦
校务委员会主任
1927年2月-1927年12月
国立武汉大学
刘树杞
校长(代)
1928年7月-1929年春
李四光
建筑筹备委员长
1928年7月-1938年4月
王世杰
校长
1929年2月-1933年4月
王星拱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1933年5月-1945年6月
周鲠生
1945年7月-1949年8月
武汉大学
邬保良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9年8月-1952年11月
李达
校长
1952年11月-1966年8月
庄果
1980年6月-1981年6月
刘道玉
1981年7月-1988年4月
齐民友
1988年4月-1992年10月
陶德麟
1992年10月-1996年10月
侯杰昌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1996年10月-2003年9月
刘经南
2003年9月-2008年11月
顾海良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2008年11月-2010年12月
李晓红
2010年12月-2016年10月 
• 历任党委(党组)书记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徐懋庸
党组书记
1949年-1953年10月
张勃川
1953年12月-1955年4月
刘仰峤
党委书记
1958年1月-1960年12月
朱劭天
1961年1月-1965年4月
庄果
1965年4月-1970年2月
纪辉
1974年12月-1980年6月
庄果
1981年12月-1984年7月
任心廉
1988年2月-2002年8月
顾海良
2002年8月-2008年11月
李健
2008年11月-2013年2月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校园环境 编辑本段

最美在武大
最美在武大
武汉大学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校内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樱花
武汉大学校园以樱花最为闻名,有樱花城堡、樱花大道、樱顶珞珈广场等相关景点。每年春季3月中旬,樱花盛开的时候,武汉大学校园都会吸引全国数百万游客前来赏花。校园内有种子植物120科、558属、800多种,其中属于珍稀濒危的植物有11科17种,古树名木13株;此外,还有大量小灌木、野生花卉、药用植物和岩生植物,如盘龙参、紫芝、海金沙、金鸡菌、挖耳草、江南毛莨等,珞珈山被誉为全国树木园。拥有多种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的武汉大学校园是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
• 建筑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内中西合璧的宫殿式早期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一批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宋卿体育馆、樱园老斋舍、老图书馆、理学楼、半山庐、十八栋。武汉大学法学大楼、经管大楼、外语大楼等标志性建筑群气势雄伟,新老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武汉大学校园内先后建有“六一纪念亭”、“闻一多先生纪念塑像”、“鲲鹏展翅”、“李达塑像”、“爱因斯坦塑像”、“阿兰·佩雷菲特塑像”、“李四光塑像”、“王世杰塑像”、“孔子铜像”等人文景观。

知名校友 编辑本段

截至2015年9月,武汉大学共培养4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两院院士100余人。
两院院士
姓名
备注
查全性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杨弘远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卓仁禧
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
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邓子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张俐娜
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院士
龚健雅
中国科学院地质学部院士
舒红兵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
张蔚榛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宁津生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刘经南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张祖勋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茆智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朱英国
中国工程院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院士
李晓红
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李建成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孟祥金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弗吉尼亚州立大学黑堡分校分子病毒学教授
董欣年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杜克大学生物学系教授
教育家
姓名
备注
杨小凯
经济学家,1982年被武汉大学聘为助教、讲师,两次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2002年和2003年)
黄进
国际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袁浚
中国体育教育家,1934和1946年武大聘为教授,体育、卫生主任
胡庶华
教育家,曾任武汉大学总务长兼教授
孙叔平
中国当代哲学家、教育家
陈晓红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 
蔡洪滨
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谢丹阳
历任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主任、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 
社会科学家
姓名
备注
韩德培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法学家
谭崇台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经济学家
马克昌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刑法学家
彭斐章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图书馆学家
陶德麟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徐显明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黄进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冯天瑜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历史文化学家
刘纲纪
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哲学家、美学家
易中天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企业界
姓名
备注
李晓鹏
中国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振高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程念高
中国华电党组成员、总经理
郭涛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
那希志
中国华能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舒印彪
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王炳华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于崇德
中国国电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王振有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雷军
小米科技创始人,金山软件董事长
陈东升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获得荣誉 编辑本段

2020年,中国大学百强榜排名第8位。
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全球第246位,中国内地高校第8位。
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位列全国第5位。
2020年,软科中国大学学科水平排名全国第5位。
2021年,软科2021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第151-200位。
2021年9月,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位列第157位。
2021年,入选2022QS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榜,位列111-120位。
2021年10月26日,US News发布了2022世界大学排行榜,武汉大学位列第209位。
2021年10月,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全国第8位。
2021年11月2日,QS发布2022亚洲大学排行榜,武汉大学位列第8名。
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中,武汉大学排名第11位。
2022年6月9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 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了最新世界大学排名,武汉大学位列“2023QS世界大学排名”第194位。

相关政策 编辑本段

2020年3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发布通告,宣布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六校决定联合发起“春霖”抗疫助学行动(下称“春霖行动”),向国家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的高三学生提供学业提升、政策咨询和硬件帮扶三方面的帮扶。
2020年4月8日,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官网公布了一则《关于认真做好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的通知》:根据《关于武汉大学2020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的通知》精神,为了确保疫情防控期间毕业生按期顺利毕业……全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原则上以线上方式进行,由各学院(系)负责组织实施,本科生院负责总体协调。
2022年9月消息,四川泸定地震发生后,武汉大学发布通知:对四川泸定地震受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专项资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仙桃    下一篇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