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艺术百科    文化百科   

骆山大龙

骆山大龙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据说,明代万历年间,当地进士杨培庵避雨庙中,遇到一条受惩罚的小白龙。杨培庵心生怜悯,代其向执法的张天师求情,还将小白龙带回了骆山村,让其行云播雨,造福百姓。从此,骆山村便有了舞龙的习俗。

qwbaike.cn

骆山大龙龙身长近百米,号称“江南第一龙”,在溧水、影响遍及高淳等周边地区。“腊月正月到骆山看龙”成为一种习俗性的大众文化娱乐活动。舞龙一般在农历春节期间进行,主要是求神祈福,期盼来年风调雨顺。表演程序为起草、给白龙开光、落草仪式。全程民俗特色浓郁。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舞龙主要分为跳珠、跳龙、跳云三部分。跳珠:由掌珠人在前面引导龙首前行。跳龙:因龙身巨大,需分作两队交替上阵,轮番表演。其阵式有巨龙摆尾、一字长蛇阵、盘旋阵等。 跳云:由66名8岁至12岁男童表演。他们身着彩衣、彩帽、脚穿绣鞋,手持云板在龙身围起的空场中表演,分为图阵和字阵两种。图阵有 “双龙出水”、“满天星”、“三角形”、“五角形”,字阵有“人口平安”、“天下太平”、“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等字样,以表达美好的愿望和祝福。舞龙历史久远,对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及民族心理等都具有研究价值。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1945年,抗战胜利后,骆山村民杨裕发、杨裕才自发组织舞龙,以示庆祝,后一度偃息。改革开放后,骆山村民龙重新恢复舞龙,一直延续到现在。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目录

历史溯源 编辑本段

骆山大龙起源于明代,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南京溧水区和凤镇骆山村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骆山大龙龙身巨大,体长将近百米,参与者达五百人之多,号称“江南第一大龙”,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www.qwbaike.cn

舞龙的时间一般从腊月二十四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正月十八,一共25天。此时,正值冬季枯水季节,有大片湖滩可以利用,骆山大龙龙身巨大,体长将近百米,参与者达五百人之多,号称“江南第一大龙”。
骆山大龙兴起后,在溧水高淳等周边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腊月正月到骆山看龙”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娱乐活动。人们还利用这一机会走亲访友,密切感情,增进交流。届时,偌大湖滩上旗帜招展,火铳、喇叭声不断,儿童打扮得花团锦簇,白色巨龙在湖滩上盘旋,一时人潮涌动,观者如堵,场面十分壮观。

表演过程 编辑本段

舞龙主要分为跳珠、跳龙、跳云三部分。跳珠:是由掌珠人在前面引导龙首前行。跳龙:掌珠人手持火红龙珠,百般引诱挑逗,大龙在掌珠人的引导下,高低起伏跳龙,其阵式有巨龙摆尾、一字长蛇阵、盘旋阵等。跳云:由66名8岁至12岁男童表演。他们身着彩衣、彩帽、脚穿绣鞋,每人分别手持两块绘有云彩的云板。他们在龙身围起的空场中进行表演,分为图阵和字阵两种。图阵有“双龙出水”、“满天星”、“三角形”、“五角形”等各种阵式。

制作工艺 编辑本段

骆山大龙的制作工艺相当讲究,主要步骤有扎制龙身骨架、糊纸、彩绘等。龙头高2.3米,宽2.2米,龙身共24节,每节长2.8米,整个大龙体长将近百米。龙头上还要扎制108将,有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有杨宗保穆桂英樊梨花等民间传奇的英雄人物。表演时,龙尾处还需接出一截长约10米的粗绳,由十来位精壮后生用力拖拽,以起到平衡的作用,目的是为了防止由于舞龙时因惯性过大而造成龙尾脱手。大龙扎制完成以后,要到腊月二十四起草时再行开光。此外,还需制作龙旗、彩旗、大小灯笼、以及喇叭、马蹄炮等。第二大类为制作云板和彩绣。云板共66面,用竹篾扎制轮廓,用蜡光纸、金纸及各色彩纸糊制,上面绘有云形图案。彩绣分为制作头饰、绣衣及绣花等。

录入非遗 编辑本段

2006年,骆山大龙入选江苏省非物质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非物质遗产项目。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天宁寺梵呗唱诵    下一篇 东坝大马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