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综合词条   

黑暗人格三联征

黑暗人格三联征(Dark Triad, DT)是三种人格特质各自独立又相互交织的特质群,且在西方文化中都属于反社会型人格特质(antisocial personality), 因此也被命名为黑暗人格三合一。构成黑暗人格三合一的人格特质是: 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

www.qwbaike.cn

目录

主要特征 编辑本段

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
Christie(Christie & Geis, 1970)提出的心理学构念, 它借用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1469-­1527)之名, 揭示权力使用上的个体差异和权力在普通人群中的非平均分配。马基雅维利主义者(Machiavellians)在心理和行为上一般表现为: 冷酷无情、擅长操纵、阴谋算计、实用主义、注重结果和忽视道德。
自恋(narcissism)
自恋(narcissism)作为日常语汇源于希腊神话故事,精神分析学派较早关注自恋的人格心理学意义,弗洛伊德将其视为一种人格障碍, 属于临床和变态心理学研究的领域, Kohut认为自恋是普通人人性的一部分, 从而将自恋引入人格和社会心理学。亚临床阶段的自恋(subclinicalnarcissism)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自我中心、爱慕虚荣、自我吹嘘、支配性、优越感、傲慢无礼和自以为是。
精神病态(psychopathy)
精神病态(psychopathy)最初被定义为一种以反社会心理和行为为特征的人格障碍(Hare, 1991),虽未被收入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 精神病态一直被认为是反社会行为的预测指标(Harpur, Hart & Hare, 1994), 对精神病态的早期研究主要局限在临床和变态心理学范围内, 被试主要是罪犯和精神病人。随着研究深入,Hare、Lilienfeld 和Andrews对上述刻板印象提出异议, 在他们看来亚临床阶段的精神病态(subclinical psychopathy)更像是一种人格特质, 精神病态者(psychopaths)并非个个都是病人或罪犯, 正常人也有病态心理和病态行为。由此, 精神病态成为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被试逐渐扩展到普通人群。作为人格特质, 精神病态在行为上一般表现为: 行为冲动、寻求刺激、缺乏共情、缺乏责任感、缺乏焦虑。

行为视角 编辑本段

自恋和精神病态的表型相关可以在基因上找到原因, 这两种人格特质的重合有可能因为拥有共同的易感基因(susceptibility genes);共享环境对自恋和精神病态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说明家庭背景、学校教育、伙伴朋友对自恋和精神病态的形成至关重要;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形成过程中, 共享环境和非共享环境都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马基雅维利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家庭、学校、朋友关系和个人特殊经验中习得的。
关于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学习机制, 有两种不同现象。O’Kelly 和Solar (1971)、Kraut 和Price(1976)的研究发现父母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其子女也更善于在游戏中欺骗他人, 父亲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信念对子女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信念影响较大。但Braginsky (1970)的研究却发现父母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水平与孩子的并无相关, 母亲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行为倾向是孩子的反向指标。Dien(1974)的跨文化研究也发现了上述现象, 非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独子欺骗行为更多, 父母都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其独子反而欺骗行为最少。对于这种结果, Braginsky 认为这仍然是孩子社会学习的结果, 只不过孩子是从父母的反面经验进行学习。Kraut 和Price 认为家庭对孩子人格发展的影响有两种模式:标准社会化(standard socialization)模式和交互(reciprocation)模式, 前一模式下孩子通过直接模仿父母行为、学习父母价值观和技能获得人格成长, 后一模式下孩子通过行动而不是模仿来获得成长, 因此如果父母是非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亲子关系中常常处于被操纵地位,孩子就容易培养出善于操纵他人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品质。
对黑暗人格三合一与道德发展水平的双生子研究发现, 在道德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前习俗阶段和习俗阶段), 造成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和非共享环境; 在道德发展水平较高的阶段(后习俗阶段), 造成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不是遗传而是共享和非共享环境(Campbell, et al., 2009)。这意味着前习俗和习俗阶段道德判断的依据既来自遗传,也来自环境, 而后习俗阶段的道德判断(超越利益和规范)的依据主要缘于环境——道德判断的境界越高, 受遗传的影响越小, 受家庭熏染、教师培育、社会角色扮演的影响越显著。

亲社会性 编辑本段

普通人对黑暗人格三合一的第一印象并不都是消极的, 初步交往中, 马基雅维利主义者、自恋者和精神病态者时常给人留下“有能力、有魅力、好交际”的良好印象(Rauthmann,2012), 只有当人际互动加深时其行为中的缺陷才逐渐展现出来。可见, 黑暗人格三合一受欢迎, 主要原因是: (1)自我炫耀和夸大其词是黑暗人格三合一的重要特征, 人际交往中那些被夸大的品质可能成为人格魅力的来源; (2)当代社会人际交往周期短、速度快, 自恋者努力维护尊严, 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擅于印象整饰, 他们都会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3)缺乏公正的社会中, 精神病态者我行我素、挑战传统道德的行为风格能对大众产生巨大的心理补偿作用。
演化心理学观照下, 黑暗人格三合一是社会文化环境变化引起的人格变化。一种人格特质既产生适应性收益, 也必须付出适应性成本。不管传统上被认为是好(bright)还是坏(dark), 人格特质都有其积极面和消极面。Judge, Piccolo 和Kosalka (2009)以中立视角分析自恋和马基雅维利主义作为领导特质的优势和劣势, 他们认为作为领导者, 自恋者的缺陷表现在: 人际互动不良,缺乏共情, 沉溺于自己的美梦; 自恋者的优势表现在: (1)自恋者夸大自己观点的重要性会增加自己的领袖魅力; (2)自恋者对被认可和被崇拜的强烈嗜好是交易型领袖获得一致意见和影响力的巨大动力; (3)自恋者采取大胆、直接、冒险的行动会使追随者注意到他们的远见和领导力。另外,还有研究显示为了追逐成就, 自恋者可以自定目标、自我监控、自我激励、乃至实现自我领导(Furtner, Rauthmann & Sachse, 2011)。同样, 作为领导者, 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缺陷表现在: 为了寻求利益最大, 他们不遵守既定程序或道德准则,甚至滥用组织正式权力; 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优势在于: (1)对管理岗位和正式权力的渴望表明他们有领导欲, 愿意为实现目标投入自己的社会资本; (2)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完成任务, 必须首先具有领导欲, 愿意并有能力影响他人; (3)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擅于灵活多变地处理各类任务, 这是他们领袖魅力的重要来源。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数学建模    下一篇 微软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