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艺术百科    文化百科   

皮影戏

皮影戏是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项目编号JS-04-IV-0021,是一种流行传统戏剧。皮影戏,俗称“影子戏”,它既有故事性,又有音乐性,是集绘画、雕刻、文学、音乐、表演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民间艺术。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21世纪以来,诸如唐山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复州皮影戏、凌源皮影戏、海宁皮影戏、北京皮影戏等不同地区皮影戏相继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将彭佐臣、刘佳文、李世伟、刘景春、彭忠、汪天稳、张喜民等艺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目录

历史记载 编辑本段

史载皮影戏起源于汉朝,方士李少翁曾设帐弄影为汉武帝早逝的宠姬招魂,晋代干宝《搜神记》里记有此事。另有一说,皮影戏始于隋唐五代年间,是为佛教宣传轮回报应的佛法服务的。宋代的皮影戏比较盛行,京师汴梁(今开封)市井游乐中就有傀儡戏之类的表演。在元、明、清三代盛演不衰。
在上个世纪60 年代初,皮影戏在夫子庙红透半边天。民国时期,军阀变乱,大量的皮影戏从业者改行,皮影戏也随之进入颓废期。抗日战争期间,以皮影戏戏宣传救国的形式,开始出现在福建漳州。1943年,为了宣传抗战斗争,中共冀东特委成立了新长城影社,并创新了《玉田从军》《光明之路》《血泪仇》等作品。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皮影戏,于是皮影戏又迎来了迅速发展。1956年,山西太原举行了皮影戏、木偶戏的会演,并且从八个传统皮影戏作品中,发掘出最古老的纸窗影。
1966年,受“文革”影响,包括皮影戏在内的众多民间艺术都被禁演。1976年,皮影戏在“文革”结束之后,恢复了演出,但持续时间极为短暂。
20世纪80年代末,受市场衰落的影响,众多的影戏艺人改行谋生,皮影戏至此一蹶不振。看皮影戏的人都是收入较高的、生活比较休闲的人,他们把皮影戏当做高档的艺术消遣。晚上七点半开演,戏场里却早已客满了。幕布拉开,一条耕牛拉着犁,从舞台的右侧出场,牛头在伸动,四条腿在迈动,牛尾巴在甩动;后面的老农,扬着鞭子,赶着牛。这时没有故事,没有情节,只有耕牛从舞台的右侧耕田,一直耕到舞台的左侧下场。全场一片肃静,全被这老牛活灵活现的动作吸引了。此戏的艺术特色,完全讲究逼真,一招一式都透出千锤百炼的真功夫。幕后还配上了音乐和解说。老牛的哞哞叫声,老农的悠悠山歌,增加了艺术感染力,让人百看不厌。

皮影制作 编辑本段

皮影制作工序较为复杂,各地皮影在制作工艺上各具特色,不过制作工序基本都需要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雕刻、敷彩、发汗、掇结等八个步骤。

选皮

选皮就是要在制作皮影的时候,先挑选一块上等皮影材料。各个地区都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兽皮作为制作材料。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猪皮等材料制作皮影。其中使用牛皮制作皮影的较为普遍。而山西孝义地区在选皮的时候,会优先选择三岁新鲜的小牛皮。据说过小会导致皮质太薄,雕刻时容易破损;过老则会在雕刻的时候出现粗糙的花纹。陇东皮影则会选择年轻,毛色发黑的公牛皮,这种材质青中透明,皮质坚韧,更适合制作皮影。

制皮

制皮就是将选好的皮质,通过浸泡、刮毛的方法炮制成合适的皮料。首先将选好的皮料,浸泡在洁净的凉水中3-6天(需要根据皮质情况、水、温度等因素而定)。然后用刀先将牛毛刮掉;之后再将皮料上残留的肉渣刮掉;最后再慢慢的刮薄,刮掉里皮,刮至皮薄泡亮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每次用刀刮的时候,都需要对皮料进行一次浸泡;用刀刮的时候,皮料要厚薄均匀,力道要轻而稳,以免损坏皮料。刮好后的皮料,将其撑在木架上,阴干以备雕刻使用。

画稿

画稿,又称为“样谱”,制作皮影有专门的画稿,都是历代手艺人相传的手绘纸质设计图稿。由于纸质材质,所以不易保存。画稿就是要根据所要雕刻的内容,在宣纸上画出详细的图稿。在设计的时候,要依照短线镂空的手法绘制,实际的分稿要做到适中,不宜太大。

过稿

过稿又称为“落样”,就是将图稿誉到皮料上面。把刮好的皮裁剪成合适的大小,之后用湿布潮软之后,用专业的推板加油汁逐步的推摩,从而使皮质的收缩性解除,即可描图样。描图样之前,要对皮料进行合理的布局。薄而透亮的皮,通常要用作头、胸、腹等重要的位置;相对比较厚的皮,则用来制作腿部位置或其他道具。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材料,而且在后期表演使用的时候上轻下重,挑签表演、静置靠站更得心应手。之后就可以进入描图样的环节。把需要雕刻的图谱纹样,放在加工好的皮料下面,用钢针将图案的轮廓和设计纹饰照样描绘在皮面上。最后,将皮料放在梨木或枣木板上雕刻。

雕刻

雕刻就是匠人利用雕刻刀具,使用不同的技法对皮料进行细加工的过程。皮影在造型制作上,不仅吸取了剪纸的造型方式,还利用了其窗花镂空透光的效果。并且将壁画、脸谱、画像石、雕塑的形态特点融汇其中,把戏曲中的生、旦、净、丑的人物特性呈现的淋漓尽致。皮影匠人的刻刀一般有12把左右,有的也有30多把。雕刻时,会根据不同的纹样使用不同的刻刀。匠人们总结的刻刀使用口诀为:“樱花平刀扎,万字平刀推, 袖头袄边凿刀上,花朵尖刀刻。”除了刻刀的讲究之外,雕刻线又有实线、虚线、暗线、绘线之分。实线保留形体轮廓去除多余部分是阳刻。阳刻通常又称为“空地”,画稿的时候只保留线条,在影窗的映衬下可以呈现出强烈的对比效果。一般常用于生旦、须丑的白脸,以及其他白色的物体。虚线就是镂空形体线,是阴刻。阴刻通常又称为“实底”,保留下大部分的空间,用来处理图案和服装的时候采用。暗线就是用刻刀画线当不划透皮料,多用于制作活动关节处。绘线则是用笔代替,常用来表现细微的物体。另外,雕刻刀法起落点又称为刀口,刀口又有齐口、尖口、断口、圆口的区分。齐口多用于方正规范的物象,如桌箱、柜橱、建筑等;尖口多用于水波、风带、流云、炊烟等。皮影人物极少会用正脸显影,多以侧脸造型为主,奸者以七分显影,忠良者五分脸显影。雕刻匠人会根据人物性格特征适当的将其放大,从而更好的呈现剧情效果。另外,在雕刻的时候会充分发挥阴阳雕刻手法。其中,阴刻主要刻制丑脸和画脸角色的面部狰狞;阳刻则更多用来刻制正派人物清秀纯洁的特点。

敷彩

敷彩就是根据雕刻好皮料的特点,对其进行上色的过程。过去老艺人对敷色极其的讲究,通常会用紫铜、银珠、普兰等矿物炮制出红色、绿色、杏黄色等颜色对其上色。敷彩的过程首先是,先将制作好的纯色化入器皿内,随后放入一些用精皮熬制的透明皮胶,之后将其架在特制的灯架子上,下面点燃酒精灯加热器皿,使胶色溶成粥状,趁热的时候敷在影人上面。染色方法又分为,套染、晕染、勾绘三种。其中,套染的目的是让其色调色度发生变化,染色的时候由浅入深,平凡过度。晕染的目的是让其自然饱满,是其立体感增强。勾绘的目的是为了轮廓更加的突出。上完色之后,再刷上桐油,即可完成。

发汗

发汗就是让皮影脱水,让敷彩经过高温处理更深入牛皮内,使皮内的水分测地挥发。脱水的方法有很多,有的是采用薄木板夹住皮影部件,压在热炕席下脱水;有的是用布包裹皮影部件,平铺后用烙铁或电熨斗烫至脱水;还有一种古老的办法,是用砖块或土坯搭成人字形,底下点燃麦秸,压平至其脱水。需要说明的是,发汗的关键是要掌握好温度。通常情况70℃左右的温度最为理想,可以顺利的将皮子内的水分挥发,颜色深入皮内,皮影色彩鲜艳,不易褪色。而胶质可以锁住皮子的毛孔,使皮影不易变形。

缀结

掇结就是将皮影分成头、胸、腹、双手、双腿、双臂、双肘等部分,再加上操纵杆能让其自由活动的过程。一个完整的皮影人物通常要分为11个部件。人物的关节部分还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也唤作“骨缝”),以达到避免重影的作用。另外,还要选定出连接骨缝的“骨眼”。之后,用牛皮条搓成的线或牛皮刻成的枢钉缀结起来,这样就完成了人影部分的制作。最后,安装三根竹棍做成的操纵杆(又唤作“签子”)即可。

艺术特征 编辑本段

皮影戏是通过光影造型实现演出的一种独特的屏幕二维度艺术,它只能依靠后台的念唱和影像的动作来表演,不能像电影那样可以通过特写、定格、镜头推进、蒙太奇等方法来表明人物的内心思想过程;也不可以像戏曲那样,通过演员肢体语言传达情意。皮影完美的利用光影的原理使艺术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经过熟练得当的操作,使其呈现出虚实结合,真真假假的艺术效果。另外,艺人们还巧妙的利用表演技巧,创造出隐身变形、飞天入地、劈山倒海、喷烟吐火、神鬼变幻、腾云驾雾等艺术效果,从而达到使观众悦目娱心的效果,故有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代表曲目 编辑本段

皮影戏的剧目是其生产发展重要因素之一,一部好的皮影戏不仅可以影响演出效果,更可以对其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皮影戏作为一项传统民间技艺,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创新出不同的种类,折子戏、单本戏以及连本戏种类繁多,不计其数。题材有民间传说戏、神话寓言戏、时历史演义戏、爱情故事戏、武侠公案戏、装现代戏等等。经常出演的剧目有《封神榜》《白蛇传》《水浒传》《杨家将》《三国演义》《牛郎织女》《西游记》《拾玉镯》《岳飞传》《西厢记》《秦香莲》等等。近现代,根据社会的发展,新创新的现代戏、时装戏,以及童话寓言剧有《刘胡兰》《白毛女》《兄妹开荒》《红灯记》《林海雪原》《小二黑结婚》 《鹤与龟》 《两个朋友》 《野心狼》 《东郭先生》 《小羊过桥》 《小猫钓鱼》 《雀之灵》《两只公鸡》 《狐狸与乌鸦》 《三只老鼠》等等。

文化价值 编辑本段

皮影戏是傀儡戏,其有除煞、酬神与送神等巫术功能。这种功能的存在,一直流传至明清时期。清代的时候,皮影戏还受傀儡戏的影响一波三折。在清仁宗嘉庆时期,民间发生多次暴动,人们流传皮影戏神通广大,可以幻化成“天兵天将”帮助老百姓。于是,清廷便四处开始缉拿皮影艺人,封堵皮影戏的演出,使皮影戏遭受灭顶之灾。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清政府为了平乱,称皮影戏艺人妖言惑众,蛊惑人心的说辞,并定“玄灯匪”的罪行,逮捕艺人。
皮影戏还具有教化宣传的社会功能。自唐代的“悬灯俗讲”到宋代的“悬灯宣教”,其都是在宣传佛家内容,为民祈福祝愿。后来,有的地方又有了“道情皮影”,说的就是道家云游四海,到各地后通过皮影戏的方式,加配剧情和图案唱道情。另外,皮影戏还在弘扬社会正能量,净化风气。通过剧本故事,演绎忠奸善恶,宣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传统美德,充满了教化的社会功能。
皮影戏在民间还有着重要的娱乐功能。它是一种乡间平民文化,其主要扎根于广阔的中国乡间大地,所以它的流传十分广泛。生动有趣、浅显易懂的表演形式,深受百姓的喜爱。《燕京岁时记》中说:“影戏的表演非常形象生动,情节曲折感人,唱到悲伤的时候,一些老妇人听了,往往都会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由此可以看出,皮影戏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其根植于平民的生产和生活其中,是调剂百姓生活,丰富百姓思想的重要活动。
皮影戏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所以其具有很高的审美功能。在造型上,它融汇了剪纸的造型艺术,又吸取了壁画、脸谱、画像石、雕塑的形态特点,把戏曲中的生、旦、净、丑的人物特性呈现的淋漓尽致。在表演伴奏和剧本上,兼备了戏曲音乐方面的元素。在角色上,要根据不同的头茬和身段中选择适合的组配。通过光影的原理,立体地反映了民间艺术的历史发展过程。

传承保护 编辑本段

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民间戏曲艺术的精华,更是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祭祀歌舞并发展到战国时期的俳优、汉代的角抵百戏之后的延续,体现了中国古老文化的深厚传统。作为一种传唱千年而不衰的民间艺术,能够遍及中华大地,极为罕见。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2003年11月,中国美术学院建立了中国美术学院皮影艺术博物馆。
2006年,皮影戏入选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遗产。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上海戏剧学院为皮影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019年,由中国美术学院承担实施的“中国皮影网络传播平台建设”正式上线。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盾牌舞    下一篇 莲花落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