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百科  > 所属分类  >  地理百科    建设建筑    景观景点    其他地理   

吐鲁番盆地

吐鲁番盆地是位于中国新疆天山山脉东南面的博格达山与觉罗塔山之间的一个山间盆地,面积达到50,000平方公里。它是全球最低的盆地,盆地中心的艾丁湖面海拔为-154米,是中国大陆的最低点,也是世界第三低洼地。由于吐鲁番盆地四周的山岭高耸,盆地内部受热快而散热慢,形成了那里夏天高温干燥的气候,其蒸发量是降雨量的百倍甚至是数百倍,夏天酷热,最高气温曾达到过50℃。盆地北部有丰富的地下水源,当地人为减少水的蒸发,修建了著名的“坎儿井”,把地下水引出地面,浇灌庄稼。吐鲁番盆地的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故那里生产出来的瓜果十分香甜,深受人们的喜爱,最著名的有哈密瓜葡萄。此外,盆地内还蕴藏着储量可观的油气资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营造防护林和加强灌溉管理,风沙已初步控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Famous Encyclopedia String

目录

概况简介 编辑本段

吐鲁番盆地四周为山地环绕,吐鲁番盆地位于(90E°、43N°)附近,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一段,高度都在3500~4000米之间。其中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南部的觉罗塔格山,一般在1500米以下。而紧邻盆地南部山的最低部分的艾丁湖面却低于海面154米,是中国最低的洼地。
如果以周围山脊线为界,面积50140平方千米,其中低于海平面以下的面积有4050平方千米,盆地边缘群山环抱,最高的博格达峰终年积雪。盆地中部有二列东西向低山,北为火焰山,低于900米;南为觉罗塔格山,约1000~1500米;两者之间为绿洲。
火焰山为天山南麓冲积扇,多砾石戈壁,地下水丰富,坎儿井(地下引水渠道)从此开始引水。盆地降水稀少,平均年降水吐鲁番城16.4毫米,托克逊城6.9毫米,北部山地300~400毫米,高峰有积雪,为盆地主要灌溉水源,故盆地三个主要绿洲(吐鲁番、鄯善、托克逊)均位於接近水源的中部偏北。
为提高水源利用效益,大多采用坎儿井灌溉。盆地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逾3000小时,大于或等于10℃年积温5000℃上下;夏季炎热,6~8月份均温38℃以上。
吐鲁番市郊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9.6℃(1975年7月13日吐鲁番机场所测)。光热丰富,所产葡萄甜瓜长绒棉等为著名产品,蚕桑也宜发展。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兰(州)新(疆)铁路通过盆地,南疆铁路起于吐鲁番市,已通车至喀什市

地质地貌 编辑本段

吐鲁番市是天山东部的一个东西横置的形如橄榄状的山间盆地,四面环山。盆地西起阿拉山沟口,东至七角井峡谷西口,东西长245公里;北部为博格达山山麓;南抵库鲁塔格山,南北宽约75公里。
吐鲁番盆地
吐鲁番盆地
这里发现了远古时期的鱼类和恐龙化石,证明这里曾是一片大海,由于地壳运动,逐渐变为陆地,盆地开始形成。
吐鲁番盆地经历了地质年代的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第四纪,是一个逐渐凹陷的古老盆地,特别是在距今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期间,盆地北缘的博格达山急剧上升,而盆地南北缘的库鲁克塔格山上升幅度较小,两山之间断裂陷落,最终形成了北高南低、西宽东窄的不对称盆地。中部有火焰山和博尔托乌拉山余脉横穿境内,把本地区分成南、北两半。
盆底艾丁湖水面,低于海平面154米,是中国最低的盆地,在世界上也仅次于低于海平面391米的约旦死海,为世界第二低地。鸟瞰吐鲁番盆地,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以艾丁湖为中心,呈环状分布的地形,由三个环带组成。
最外一环由高山雪岭组成,北面横亘着博格达山,高耸入云,终年白雪皑皑;南边有库鲁塔格山;西面有喀拉乌成山;东南有库姆塔格山;可谓四面群山环抱。盆地中环是长期以来山岭风化剥蚀,由流水搬运下来的戈壁砾石带。盆地的第三环带是最具生命力的、诱人的绿洲平原带。
这里大部分属于山倾斜平原,堆积着大面积细土质冲积物,因火焰山横卧在盆地中央,使潜水位抬高,在山体的南北缘形成一个溢出带,造就了南、北两部分绿洲,成为吐鲁番盆地各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基础。吐鲁番盆地山区面积为9850平方公里,平原面积为59863平方公里。
吐鲁番盆地气候极度干旱,雨水极少,水流自然移运物的能力极差,故盆地中堆积物极其微小,这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在第四次新构造运动中,盆地中部又形成了一条由东向西的火焰山,由于这座低山的阻隔作用,从天山被流水携带下来的风化物质只能在山北积累,而山南就受到了保护,避免了堆积,因而长期以来得以保持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势。
吐鲁番盆地的地势特殊,四周环山,其北面的博格达山的主峰海拔达5445米,而盆地中的艾丁湖面海拔-154米,在这样短的水平距离内,高差竟达5600米,堪称自然界中的一绝。

气候特征 编辑本段

吐鲁番盆地属大陆荒漠性气候,干旱炎热,年降水量约16毫米,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夏季最高气温有过49.6℃的纪录,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中午的沙面温度,最高达82.3℃,因此这里自古有“火洲”之称。
日照时间长,全年约3200小时,无霜期210天左右。由于盆地气压低,吸引气流流入,这里也是中国有名的“风库”。达坂城吹下的春季风暴,每秒达50米,七角井吹下的大风,曾吹翻过车辆。
吐鲁番盆地属于独特的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主要特点是:干燥、高温、多风。盆地内,年日照时数长;蒸发量大;降水量少但局地性强。火焰山以南夏季漫长而酷热,冬少严寒,风小雪少。春季升温迅速而不稳定,干燥少雨,风多力强。秋季秋高气爽,降温迅速,温差大。与山南相比火焰山以北四季分明,冬多严寒,夏少酷热,降水量偏多。春、秋两季较山南长半个月。
盆地的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其水源主要是天山的冰雪融水。冰雪融水在通过地下粗砂砾层向盆地渗透过程中,被火焰山所截,在山间沟谷呈泉涌出地面,并汇成河流。河流两岸田园苍翠,风景秀丽,盛产瓜果,最著名的水果品种是无核白葡萄哈密瓜。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0千米处的葡萄沟久负盛名。该沟长7千米,宽约2千米,横穿火陷山,东西两侧山峰对峙,沟内泉水欢流,果树丛生,清爽宜人。一行行参天白杨郁郁葱葱,满沟满坡的葡萄架层层叠叠,一串串葡萄如翡翠般嫩绿,晶莹夺目,被誉为“中国的绿珍珠”。
吐鲁番盆地夏季之热,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因为气候特别干旱,天上没有云彩阻挡强烈阳光热量,地面没有水分蒸发消耗热量,所以阳光热量得以全力用来升高气温;第二是吐鲁番的盆地地形,白天阳光热量不易向外散发。第三是这里海拔低,在海平面附近,是中国内陆干旱地区最低的地方。海拔越低则气温越高,平均每低100米上升0.6℃。
降水量变化
吐鲁番是中国降水最少最干旱的地方,也是世界上干旱少雨区之一。年平均降水量16.4毫米,且分布不均,季节差异大,持续性降水少、多属于间歇性。山区多于盆地,山北多于山南,由北向南逐渐减少,且愈南愈少;无降水日数较长。同时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山北最多的年份可达76.8毫米(鄯善 1998年),最少的年份仅有12.6毫米(鄯善1985年);山南降水最多的年份可达33.4毫米(吐鲁番1998年),最少的年份仅有4.3毫米(吐鲁番1976年)。全年降水量以夏季最多,春季次之。
日照和蒸发
吐鲁番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光能丰富,年平均总辐射量5938.3兆焦耳/平方米,最多年6397.0兆焦耳/平方米,最少年5648.2 兆焦耳/平方米,年中最大值7月,为680.3-800.2兆焦耳/平方米,春季大于秋季。全年总日照时数平均为3056.4小时,年总日照时数最多达3349.6小时,最少2829.7小时,年日照百分率69%。
吐鲁番气候干燥,蒸发能力强,平均蒸发量为2837.8毫米;蒸发量的变化特点为:由北向南逐渐增大,且全年以春末和夏季蒸发量最为旺盛,4-8月蒸发量占全年的75%以上。

特色物产 编辑本段

吐鲁番盆地四周环山,中间低凹,地表辐射的热量不易散发,是中国著名的干热区,历史上极端高温达47.8℃。盆地内干燥少雨,全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年均降水量16毫米,年蒸发能力达2539.4毫米以上,无霜期达210天。境内有三十里风区和百里风区,素有“风库”之称。优越的光热条件和独特的气候,使这里盛产葡萄哈密瓜反季节蔬菜等经济作物,是名副其实的“瓜果之乡”。
矿产资源
吐鲁番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现已探明68种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黄金、铁、铜、芒硝花岗岩、钾硝石、钠硝石膨润土等矿产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其中:煤炭预测储量5651亿吨,沙尔湖和艾丁湖均属预测储量在1000亿吨以上的特大型整装煤田;石油总资源量为15.8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650亿立方米;铁矿探明储量3.5亿吨,居新疆前列,保有储量2.3亿吨;钾(钠)硝石探明储量2.2亿吨,为世界第一大钾(钠)硝石资源地;花岗岩储量大、成色好,保有储量817.9万立方米,“鄯善红”已成为中国名牌产品;蒙皂石矿是中国唯一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矿床;膨润土储量居新疆第二位,且为中国为数不多的钠基膨润土
风资源丰富
风也是吐鲁番重要的自然特征之一,一年中大风发生的时间在3--10月,其中以3-6月最为强烈,特别是5月最多,风向主要是西北风。吐鲁番地势高低悬殊,受热面积大,温度振幅大,从而导致了多风天气的产生。大风主要受地方性和大天气系统的影响,前者风力一般在10级以下,持续时间较短,危害较轻;后者来势凶猛,维持时间长,风力在10级以上,危害严重。吐鲁番风能资源丰富,托克逊气象站统计出现阵风6级以上大风(风速≥17.0米/秒)日数,年平均80.3天,最多年1985年为127天,最小年1997年35天。特别是吐鲁番的风口,风能资源更加丰富,如达板城至托克逊长约一百公里,宽十多公里的白杨河谷,狭管效应显著,加之盆地内外强大的气压梯度,素有"风库" 之称。因此,吐鲁番拥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本低、无污染的风能资源,具有实际开发应用潜力。
葡萄品质优良
在新疆,特别是在沙漠、戈壁地带,水是生命的源泉。坎儿井的流水使吐鲁番这块土地充满生机。这里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热量。
吐鲁番的葡萄品质优良,特别是无核白葡萄,。吐鲁番具有悠久的酿酒历史,这里酿造的葡萄酒一向作为贡品,不远万里,送到中原,博得了不同一般的称誉。唐代名将侯君集征服高昌后,带回了那里酿酒的工艺。李世民对此十分高兴,略加改造,酿制了八种成色的名酒,朝廷官员品尝后,赞不绝口。丰富,利于植物生长;昼夜温差大,异化作用弱,因而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人文历史 编辑本段

西汉以来,吐鲁番盆地是中国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又当交通要冲,拥有大量文物古迹。如吐鲁番的高昌故城、交河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胜金口寺院遗址、雅尔湖石窟及苏公塔;鄯善的吐峪沟石窟;还有火焰山、艾丁湖等自然风光和坎儿井。乾旱和风沙是重大灾害,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营造防护林和加强灌溉管理,风沙已初步控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奇特的坎儿井:吐鲁番独特的自然条件,迫使生活在这里的勤劳智慧的人民采用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独特的灌溉方式——坎儿井。天山上的座座雪峰和道道冰川,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水利资源,可是当它融化成条条大河冲下山谷,进入山前戈壁砂砾地带之后,由于烈日蒸发和地表渗漏,只有很少一点水流到达下游绿洲。坎儿井就是用暗渠引水的办法把渗入地下的潜水流引出浇灌的一种方式。它主要由明渠、暗渠和直井组成。
吐鲁番盆地有坎儿井一千多条,总长度达3000多千米,它是中国水利工程之一。

旅游资源 编辑本段

吐鲁番市旅游、文物资源丰富。已开发的旅游景点16个,其中国家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4处,3A级景区3处;有中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9处。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有四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曾经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已发现文化遗址200余处,出土了从史前到近代的4万多件文物,从已知的出土的文物来看,吐鲁番至少使用过18种以上的古文字、25种语言,大量的文物和史实说明,吐鲁番是世界上影响深远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四大体系的交汇点。
葡萄沟简介
美丽富饶的葡萄沟以盛产葡萄而闻名于世,全长八公里,东西宽约两公里,葡萄沟河横贯其间。葡萄沟内栽种的无核白、马奶子、白加干、红玫瑰、索索等近百种葡萄,使其形成一所天然的葡萄博物馆。每逢夏季,火焰山上炙日炎炎、寸草不生,葡萄沟内却流水潺潺、绿树如荫、凉爽怡人,平均气温比市区内低三至五度,是“火洲”吐鲁番的清凉世界。景区内有集中展示葡萄文化和葡萄酒文化为一体的葡萄沟游乐园;有西部歌王、人民音乐家王洛宾音乐艺术馆;有极具民族特色、展示维吾尔族本土民俗文化和葡萄文化的达瓦孜民俗风情园;有绿洲葡萄庄园;阿凡提乐园;有展示维吾尔族建筑特色、民俗民风、体验维吾尔族农家生活的民族村。
葡萄沟景区是新疆首批国家5A级景区。
高昌故城
高昌故城是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一座古城遗址。总面积约198公顷,城址平面略呈方形,包括内外相套的外城、内城和“可汗堡”三重城。公元前1世纪—公元7世纪,高昌故城经历了高昌壁(高昌垒)、高昌郡和高昌国国都三个阶段;640年,唐代在此设西州,成为唐帝国设置在天山南麓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中心和交通枢纽;9—13世纪发展成为高昌回王国都。高昌故城见证了汉唐等中原王朝通过设置郡、州县等建置对丝路开创与繁荣所起的重要推动和保障作用,见证了古代西域地区高昌国、高昌回鹘王国等文明,展现了城市文化、建筑技术、多种宗教和多民族文化在吐鲁番盆地的交流传播。
高昌故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是吐鲁番的王牌旅游点之一。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生土城市,是研究古代城市建筑布局与建筑艺术的绝佳标本,位于吐鲁番市城西约10公里的柳叶形台地上,长约1650米,最宽处约300米,四周崖岸壁立,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建于公元前2世纪,14世纪毁于战火。
交河故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火焰山简介
景区将火焰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这里建有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金箍棒温度计和西游文化及古高昌国文化浓缩于一室的地宫。游客到此,即可尽情地领略火焰山独特的魅力,又可品味西域文化的精髓。
火焰山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它曾是高昌回鹘王国的王家寺院,是高昌石窟中壁画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一处佛教石窟寺,现存洞窟83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保存壁画1200多平方米,是研究高昌回鹘佛教文化艺术的宝库。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坎儿井乐园
在广袤的戈壁绿洲上面,可以看到许多隆起的沙土小丘,排列有序、向南延伸,它们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下面是坎儿井暗渠,坎儿井是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坎儿井是利用当地地理、水文地质和地形条件不用任何动力把地下水引出地面的古代水利工程。
坎儿井乐园是国家AAAA级景区。
苏公塔简介
苏公塔是我国境内伊斯兰教古建筑中最雄伟、最壮观、最具独特风格的一座古塔,又名额敏塔,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率子苏来曼等人修建,塔高37米,土木结构,塔身有多种图案,具有浓厚的维吾尔族艺术风格。它的建筑规模、建筑技法与整体风格体现了当时伊斯兰砖木结构极高的技术与艺术水平,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苏公塔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斯塔纳古墓
吐鲁番盆地被誉为世界上最丰富的露天考古博物馆之一,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简称阿斯塔那古墓,阿斯塔那是维吾尔语首府之意,因为它靠近高昌回鹘王国的都城高昌故城。墓葬年代为公元3—8世纪,这里是晋唐时期官民的公共墓地,在这里出土文物1万余件,尤其珍贵的是这里出土的干尸,闻名世界,阿斯塔那墓地,是高昌的历史档案库、地下博物馆。
阿斯塔那古墓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吐峪沟简介
吐峪沟千佛洞始凿于晋代,延续于唐代,晚期开凿于回鹘高昌时期,约有1700余年的历史,是吐鲁番地区最大、最早、最有代表性的石窟群。吐峪沟麻扎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新疆现存的最贵老的维吾尔村落,该村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有“民俗活化石”之称。村落中古老的生土建筑,还闪烁着“黄粘土文化”的光芒,有“中国第一土庄”之称。
吐峪沟千佛洞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吐峪沟景区是国家3A级景区。
吐鲁番博物馆
吐鲁番被誉为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考古博物馆”之一,而吐鲁番博物馆则汇集了“露天考古博物馆”的全部精华,集收藏、展览、考古、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博物馆的馆藏文物非常丰富,规模仅次于自治区博物馆,是新疆第二大博物馆。馆藏文物6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近百件。在自治区博物馆收藏的西汉到唐代的文物,也就是丝绸之路昌盛1000多年之间80%以上的文物都来自吐鲁番。吐鲁番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

治理开发 编辑本段

新疆已经完成引额尔齐斯河之水,来解决吐鲁番盆地的用水问题。从乌鲁木齐市到吐鲁番盆地直线距离大约为180千米,那就大大节省了引额尔齐斯河水的投资费用了,因为额尔齐斯河的水量既稳定又可靠,水量还丰富,应该说这对吐鲁番盆地引水来说是一条最理想的引水线了。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

上一篇 戈壁沙漠    下一篇 咸海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